即将在德国举行的慕尼黑工程机械展览会,去年有些企业报名参加,后来中途退出,不过今年又恢复了参展。
两种都是生产产品,我觉得两种类型对后期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,一体化生产的产品,它有自己的核心技术,它有自己的零部件,它可以技术转让,也可以做售后服务,甚至于它的产品转型升级快,市场也来得快。我今天看到了《今日工程机械》杂志,张红林写的一篇文章非常好,她说只要站在风口,猪都以为它能飞起来,为什么?猪肥,有钱,所以有了钱就想进这个行业,我们本行业的主机厂也因为有了钱而不停的扩张,所以导致了我们的代理商也会变成这么两种:一种是踏踏实实的在工程机械行业里做的,一个是来投资的。
其实我们的厂家也分为两大类型,一种是从研发到生产零件、部件,到生产主机,我们通常把这种厂家叫做一体化生产。所以,他的售后服务做起来就很困难。其实我们很多代理商应该冷静的想一想,回归到你进这个行业之时,你开始的想法是什么。有了这种思想,那么对产品、对制造商也就会有一个要求。还有一种厂家是靠配套,它没有研发机构,也不生产零件,不生产部件,它就是架一条流水线,拼命买部件装配出整机销售到市场,这样的厂家,我们通常叫专业化的生产厂家
2011年新疆军企销售整机4000多台,营业收入近20个亿,我们集团公司其他的下属投资15个单位总营收接近4个亿。这两年我在刀刃上走,承受高风险。盖军衔同志不仅是厦工的杰出代表,而且是新时代厦门精神的代表,是厦门的骄傲、中国工人的楷模,他的事迹令人感动、催人奋进,是我们学习的榜样
他表示,盖军衔同志是蓝领先锋,标杆式人物,是践行中国梦的典型代表。相信通过报告团的巡回宣讲,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将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盖军衔同志先进事迹,更好地弘扬新时代厦门精神,进一步激励、推动我们的工作,加快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步伐。盖军衔同志今年4月25日病逝后,厦门市委、市政府下发学习通知,号召全市人民向盖军衔同志学习。王蒙徽代表厦门市各套班子和全市人民对报告团表示衷心感谢,对盖军衔夫人王嫣明表示亲切慰问。
他说,盖军衔同志是厦门市委、市政府确定的重大先进典型,他从一名学徒工成长为中国技能大师,始终兢兢业业、勤勤恳恳、任劳任怨,展示了中国新时代产业工人的风采。盖军衔同志是厦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、高级技师、培训中心总监,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,是我国第一位参加南极科考事业的产业工人,曾三次踏上南极,为国家科考队维护机械。
报告团一定把他的先进事迹宣讲好,为弘扬新时代厦门精神作贡献。衷心祝愿报告团的巡回宣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。盖军衔同志不仅是厦工的杰出代表,而且是新时代厦门精神的代表,是厦门的骄傲、中国工人的楷模,他的事迹令人感动、催人奋进,是我们学习的榜样。首场报告会上,6位报告团成员用一个个生动事例,饱含深情地讲述了盖军衔同志的先进事迹。
会前,福建省委常委、厦门市委书记王蒙徽会见了报告团成员。报告团成员、海翼集团人力总监刘喜才简要介绍了盖军衔同志的先进事迹。我们报告团成员首先被他的先进事迹深深感动。厦工盖军衔同志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厦门人民会堂举行6位报告团成员用一个个生动事例,饱含深情地讲述了盖军衔同志的先进事迹。
9月25日,盖军衔同志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厦门人民会堂举行。厦门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长叶重耕讲话,厦门市委常委、组织部长陈秋雄主持。
他的这种爱岗敬业的品质、拼搏奉献的品德、追求卓越的精神,是厦门精神的突出特色和品质,是建设美丽厦门、实现中国梦强大的精神动力,必须广泛宣传、大力弘扬。厦门市领导叶重耕、臧杰斌、陈秋雄、何清秋、黄强、卢士钢,省委第一督导组副组长谢细忠参加会见或报告会
这次考察计划一举登顶冰穹A最高点。一座垃圾山,一幢房子的建筑废渣,几乎都是老盖一个人清理运走的。车队前行时,他会放开喉咙唱起《爱拼才会赢》。一次我到医院探望,他一边挂着点滴,一边扶着笔记本电脑整理材料。报告会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官兵投身警营、献身使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老盖摸索总结了一套冰盖行车、保养、维修的经验,保障车队从中山站向冰穹A行进了464公里,创造了世界纪录。
老盖就像那怒放的水仙花,以纯洁的心灵,高雅的情趣,笑对艰难险阻 ,奉献一片赤诚。空闲时,老盖会招呼大家喝茶,在房间里开起了老盖茶馆。
有段时间,盖军衔整天泡在资料室里,经常与技术人员探讨,对实践中的理论问题进行思考,在几乎没有参考材料的情况下,先后独立编写了《装载机的操作和保养》、《装载机部件的工作原理及维修》等书。第二天,当大家准备登顶时,老盖因劳累过度,突然发生高原反应。
报告会后,来自机关、企业、医疗、部队、院校、社科等不同领域的代表围坐一起,畅谈各自的心得体会。他从厦门带了几个水仙花头,休整时,拿起来精雕细刻,用温水泡着,放在驾驶室里保温,细心呵护,水仙花终于在冰盖上凌寒开放。
1995年,老盖第一次参加国家南极考察队,担任长城站建设工程机械师。2004年底,老盖第三次参加南极考察。老盖爱岗敬业、淡泊名利、无私奉献,他的事迹不需要包装。盖军衔走了,带着遗憾走了。
老盖充分利用极昼现象四处奔忙,两个多月,不要说午睡,连休息都没有安稳过。冰盖队联系美国南极考察站,用飞机把老盖送走。
培养技术骨干更重要 厦门海翼集团人力资源总监 刘喜才 盖军衔在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倾注了毕生的心血,积极推动技术革新,以精湛专业技能和深厚理论素养,在中国工程机械维修界树立了标杆。他遗憾的并不是生命的短暂,而是离开了他挚爱的事业。
穿越南极冰穹464公里 中国南极考察队队友 王海青 老盖三次奔赴南极担任机械师,亲历了进入南极人类不可接近区域的艰险。1997年,老盖第二次参加南极考察,出征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,成为我国最早进入南极内陆冰盖的两位机械师之一。
虽然很多人之前已了解盖军衔的先进事迹,然而,9月25日当他们听到盖军衔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声情并茂的讲述时,再次为这位蓝领先锋、时代楷模的崇高精神而深深地感动。盖军衔淡泊名利,始终坚持在一线,甘当机械技术播种机。我说:别再操心了,好好休息吧。厦门理工学院的大二学生郭少榕说,盖师傅是机械行业的先行者,他引导我们走向注重专业知识及动手能力相结合的道路。
厦门海翼集团党委常委、纪委书记、工会主席邱曙平,尽管很早就与盖军衔认识,但两人接触最多的还是盖军衔生病的时候。他豪爽大度,为人豁达,无论取得多少荣誉,仍把自己当成普通技术工人,多次谢绝公司安排的领导岗位,他说:培养技术骨干比当领导更重要。
武警水电第八支队一大队政治教导员易道勇坚定地说,盖军衔是我们学习的楷模。盖军衔同志不仅是我们厦门工人的骄傲,也是全市人民的学习榜样。
盖师傅的事迹是一种正能量。2012年12月28日,盖军衔检查出患有胰腺癌晚期。